这个医疗险重复报销的秘诀,你还不知道?
平安健康小秘书|2021-12-20 13:31:58
这几天朋友和小编聊天的时候无奈的说,自己最近工资好像发了个寂寞。
9月的工资在国庆假期成为了朋友结婚的礼金,10月的工资还没拿在手里几天即将贡献给双11。
就连前几天给自己续保百万医疗险还花了1000多,按理说,朋友和小编差不多的20多岁的年纪,一般的百万医疗险一年三、四百元就可以搞定。
是什么样的医疗险需要1000多?
一问才知道,朋友竟然给自己买了3份百万医疗险!想着买的多,总能多赔点。
那医疗险真的是买得越多,赔得就越多吗?
想要搞清楚医疗险是不是买的越多,就赔的越多,我们先了解一下保险的两个赔偿规则。
一个是定额给付制,另一个是损失补偿制。
我国《保险法》第五十五条第三款中对保险金额做出了规定:
保险金额不得超过保险价值。超过保险价值的,超过部分无效,保险人应当退还相应的保险费。
对于医疗险,在保监会最近一次发布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中第五条规定:
医疗保险按照保险金的给付性质分为费用补偿型医疗保险和定额给付型医疗保险。
费用补偿型医疗保险的给付金额是不得超过被保险人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的。在市场上我们看到的医疗险基本上也都属于费用补偿型医疗保险。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已经明白了,无论我们是购买了一份医疗险还是十份医疗险,最终赔付的金额不会超过我们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的。
听完小编的解释,朋友明白了医疗险是花多少报多少,(同一笔医疗费用只能报销一次)并不能因为买的多,就获得额外的赔付。
那已经投保了多份医疗险,是不是没有一点用呢?
当然,也有一些例外情况
如果投保了多份医疗险,且实际花费的医疗费用已经超过第一份医疗险的最高赔付额度,这个时候就可以用第二份医疗险继续报销剩余医疗费用。
举个简单的例子,小王同学分别给自己买了两份100万保额的百万医疗险,保障期间不幸得了癌症,治疗费用一共花了150万。
小王先用第一份医疗险报销了100万,剩余的50万可以用另一份医疗险来报销。
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多种多样的就医需求,市场上各种医疗险侧重的保障内容也各有不同。
大部分的百万医疗险可以报销社保内外的住院费、手术费等医疗费用,可以避免因大额医疗开支而导致的因病致病、因病返贫。
高端医疗险满足我们想要去私立医院或者公立医院国际部、特需部这样的更好的医疗机构就医。
而小额医疗险,虽然保额不高,但免赔额低,能够报销日常因为感冒发烧等小病的门诊或住院医疗费用。尤其是抵抗力低的人群,每当换季容易感染流感,就可能需要花几百上千元的医疗费用。
那么这三种不同类型的医疗险怎么重复报销呢?
还是小王同学,分别给自己买了一份1万保额的小额医疗险、100万保额的百万医疗险和500万保额的高端医疗险。
保障期间小王因为治疗癌症,扣除医保后,先后在公立医院花费50万元和私立医院花费150万元的医疗费。
治疗结束后,小王先用小额医疗险报销1万,再用百万医疗险报销了49万,最后用高端医疗报销了私立医院花费的150万元。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能像小王同学这么豪气一口气买三份医疗险(起码小编不是)。
作为和小编一样的普通打工人,想要一个能够报销住院医药费、保障全面、又兼具实用性的百万医疗险该怎么选?
在这里给大家重磅推荐一款全新升级的百万医疗险——平安e生保·百万医疗2022。
全新升级的平安e生保·百万医疗2022在原有的200万一般医疗保险金和200万120种特定疾病医疗保险金的基础上增加了105种院外特定恶性肿瘤药品费用医疗保险金和质子重离子医疗保险金。真正做到,敢用药,用好药的医疗保障承诺。
根据国家卫健委,卫生统计中心公布,2022年1-11月全国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人均住院费用为6750.7元。
针对这一问题平安e生保·百万医疗2022升级版,新增5千元免赔额计划,覆盖人均住院费用,让理赔门槛不再高不可攀。
平安e生保·百万医疗2022升级版新增家庭单优惠方案,多个家庭成员一起投保,最高可享15%的费率优惠。
同时,平安e生保·百万医疗2022从关心你的健康出发,特色康复管理服务,覆盖出院、康护、上门护理、远程指导等,真正做到一站式闭环康复管理。